近期,墨西哥的物流基础设施正面临着来自国际货运量激增带来的巨大挑战。据统计,墨西哥港口在今年前八个月的吞吐量总体增长了14.8%,特别是拉萨罗卡德纳斯港(Lazaro Cardenas),其集装箱吞吐量在1月至9月期间更是激增了28.7%。
这一增长导致港口容量几乎达到饱和,进口商不得不面对更长的等待时间。据统计,进口集装箱的平均停留时间达到了11天,这远超出了7天的免费堆放期限,导致额外的滞港费用产生。
尽管9月份墨西哥四大主要港口的集装箱提货时间有所改善,平均缩短至4小时44分钟,但海关手续仍然占用大量时间,平均达2小时19分钟。在拉萨罗卡德纳斯港,提货时间甚至高达6小时,其中海关手续占据了近半时间(2.9小时)。

为了应对这一状况,在最近举办的多式联运大会上,墨西哥和记港口商务总监Francisco Orozco呼吁物流行业协会和海关当局合作,探讨解决方案,如评估延长海关工作时间至24小时的可能性,并强调流程数字化的重要性。
不过,海关全天候工作的可行性受到质疑,因为人手不足是制约因素。与此同时,拉萨罗卡德纳斯港通过升级当地海关资源,集装箱处理时间有所改善,但仍需进一步提升。
拉丁美洲报关行联合会主席John Willy认为,除了关注国家安全外,当局还应努力改善货物流通措施。他强调,整个行业应当团结起来,共同提出能够引起当局重视的解决方案。